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理事会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刊特稿 |管理论坛 |管理批判 |案例·实务 |封面文章 |管理创新 |方法 |企业信息化 |理论·前沿 |管理点滴
微言管理 |精彩推荐 |栏目展示 |关于我们 |投稿须知 |在线调查 |主编信箱 |在线交流 |企管书架|企业家|读书汇
     
   
     
请输入要搜索的文章标题
 
 
  《企业管理》杂志简介:
《企业管理》杂志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 1980年创刊 领先地位
· 庞大的精英受众群体
· 全球视角 本土方案
· 最高发行量48万份 渗透中国企业界
 
   订阅方式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您不妨施展一下您的生
花妙笔,把您的理论、观点和故事叙述得更明白有
趣一些。
3.本刊多年来形成并保持了以案例说话的风格,我
们欢迎作者提供更多新鲜的、原创的案例文章。
4.本刊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对于没有选用的稿件尚
无法一一退稿,敬请谅解。
5.本刊对于作者投稿从不收取“版面费”、“审稿
费”等名目的任何费用。

 
  <<详情查询>>  
 
  投稿邮箱 :E_mail:qyglzz@263.net.cn
 
 
  副社长:王仕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53201
采编中心主任:王黎: 特稿、批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701529
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郑亮:特稿、方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程丹丹 :信息化·智能化、理论·前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栏目主编:苗榕:管理创新、案例·实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郑涵:调研与分析、企业家、封面文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编辑:张思嘉:论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更多>>>  
  ·寻找“拖延症”的病根(2022-7)
·2022第一期补白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的七种应用(2021-12...
·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契机(2021-11)
·为什么你总觉得累?(2021-9)
·9个习惯,助你事半功倍(2021-9)
·“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2021-9)...
 
 
     
  更多>>>  
 
 
         
    案例实务    
  中交四航局“四位一体”精细化管理(2023-6)  
企业管理杂志 发布时间:23-11-14        
   

 

精益改善 提质增效

践行精益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方式方法,提升生产运营质量和效率,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专题分享三家企业开展精益改善、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典型案例。

——编者  

 

 

文|曾瑞雄

 

关键词:中交四航局   四位一体精细化管理   四个四航港珠澳大桥   深中通道   广州之窗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将精细化管理与精益管理理念融合,围绕综合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文化四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精细化管理体系,做精做细做优各项业务。2022年,中交四航局克服新冠疫情反复等困难,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新签合同额100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6%

 

围绕四个四航目标,完善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

         为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中交四航局制定了业界领先、富有活力、受人尊敬的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发展战略,围绕责任四航、创新四航、品质四航、价值四航四个四航建设目标,完善包括安全、质量、财务、信息化等在内的综合管理体系。

1. 安全管理精细化,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中交四航局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实施安全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突出苗头问责、源头追责;深入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加大项目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预防预控方案,强化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及实施细则,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 质量管理精细化,提升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中交四航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开展三个二(各分子公司每半年提出2项以上质量提升措施、解决2个以上质量问题,每年开展2次以上质量问题专项整治)质量提升行动,从管理细节入手,解决质量管理老大难问题,渐进式提升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开展优质项目品牌创建工作,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新建工程等项目作为首批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质工程奖162项(其中国家级优质工程奖46项),并多次荣登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榜单。

3. 财务管理精细化,实现业财一体化管理

         中交四航局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国内国际市场变化,分析研判市场和金融形势,策划建立公司资金管理中心和财务共享中心,指导各分子公司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产评估行为,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中交四航局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提高了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建立中交集团子企业中首个以财务标准化为基础的财务共享中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和方法,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全流程实时监督管理,逐步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化集成和业财一体化管理。

         在创新股权融资模式方面,中交四航局协同中交基金设立开平阳春高速公路项目、广州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项目、广连高速公路项目三支项目投资基金,既满足了项目建设期间的资金需求,也大幅降低投资控股公司高占比带息负债对公司整体资产运营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规范公司及所属单位资产评估行为,及时完成股权转让、并购业务、债转股等项目的资产评估工作,保证了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

4. 信息管理精细化,实现核心业务全链条贯通

         中交四航局建立了产值、项目进度、技术、收款、支付、供应链、质量、安全等9个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核心业务的全链条贯通;运用管理驾驶舱、成本分析模型等智能化决策工具,以数据赋能科学决策,提高公司决策和业务运营效率;在公司信息系统中新建招投标管理、供应商管理、项目投资管理三个子系统,对招投标、采购、项目投资等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整合。公司信息中心积极开展对外信息服务,如为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供全过程咨询与技术服务,建成总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三位一体信息化平台;协助广连高速公路、深中通道等中交集团重点项目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新旧机房系统切换,加快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预警平台,相继在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高峰论坛暨信息化成果展示交流会、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大会上做经验交流主题发言,多次入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推荐案例

 

科技兴企,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中交四航局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从水运工程起步,到20世纪70年代涉足公路工程、21世纪初承接铁路工程,近年来从传统工程承包商向五商转型,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需要相应的科技管理体系来支撑业务发展。为此,中交四航局秉持科技兴企理念,致力于打造科技型企业,通过调整科技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目前已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公路、铁路、桥隧施工等成套技术,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码头、防波堤、沉管隧道施工等成套技术,以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软弱地基处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与防腐蚀关键核心技术。

1. 编制科技发展规划,调整科技管理组织机构

         中交四航局根据国家及中交集团科技发展战略,着眼于交通工程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科研水平与技术能力现状,制定《中交四航局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10年公司科研发展和技术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径。公司成立科技管理部,统筹规划科技发展战略、科研项目管理和资源配置;在公司研究院组建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作为科研实施主体,技术中心作为技术管理与应用平台,从而形成科技规划、科技研发与技术应用相辅相成的科技创新体系。

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养科研人才梯队

         近年来,中交四航局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继建成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实验室、海洋基础设施长期性能野外观测研究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国家和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承建了广东省港口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中交四航局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与科研和工程项目锻炼相结合,培养建立了一支涵盖码头结构设计与施工、建筑材料、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梯队,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胜年、交通运输行业青年科技英才熊建波、广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范志宏等一大批具有丰富科研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科技人才。

3. 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中交四航局紧密围绕主业经营和生产技术需求,以交通工程领域重点技术难题为切入点,相继完成强震地区深厚珊瑚礁砂地基液化评估与防治方法关键技术研究”“深厚复杂超软弱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及耐久性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大型海域地下互通立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数十项重点课题研究。同时,中交四航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先后完成特大型科研项目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及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外海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等专题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支持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完成深圳-中山跨江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有效解决了国家重点项目深中通道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预制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

4. 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中交四航局突破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预制关键技术,推动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在深中通道工程建设中,中交四航局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的钢壳沉管混凝土智能浇筑机器人,实现钢壳沉管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自动化、可视化高效作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巨型超重构件整体移运台车,使得深中通道项目施工中8万吨钢壳沉管节整体移运工时由原来的7天缩短到4.5小时。在软基处理技术方面,中交四航局自主研发的DCM法加固水下软基数字化施工等核心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众多工程项目。此外,中交四航局自主研发的智能全自动水下基床夯实台车,成功应用于科特迪瓦阿比让港扩建工程项目。

 

聚焦价值创造,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适应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中交四航局聚焦价值创造,统筹做好人才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1. 实施两大人才培育工程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中交四航局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相继实施151315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名复合型党群工作者、100名优秀项目经理、300名高端专业人才、100名国际化经营人才、50名项目投资人才、100名高级技能人才)和155311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育100一专多能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50名市场经营人才、50名优秀项目经理、300名专业骨干人才、100名国际化专业人才、100名青年项目骨干人才),旨在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近年来,为适应公司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中交四航局加大全局人才调配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将项目书记岗位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有计划地将优秀业务骨干选拔到项目书记岗位学习锻炼;推动人才双向交流,选派公司研究院科研技术骨干到所属分子公司交流锻炼,在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中解决实际问题,各分子公司选派优秀项目总工、技术人员参与研究院科研工作;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院校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0多所院校开展教学参观、生产实习、联合培养、产学研基地等项目合作;利用海外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如在卡塔尔多哈项目部成立多哈青年联合会,采用混合学习方式开办国际市场经营人才专业研修班;加强重点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技术精、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专家队伍。目前公司已拥有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建造大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运输行业青年科技英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

3. 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中交四航局秉持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人才理念,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及效益升工资升、效益降工资降的薪酬分配机制;拓展包括管理、专业、项目三大序列的H型员工发展通道,逐步规范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并将任职资格体系与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有机衔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起系统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组织绩效考核体系;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骨干员工倾斜,树立以业绩论英雄,英雄不论出处的绩效价值导向。

4. 完善三级人才培训体系

         经过多年的培训管理探索实践,中交四航局形成公司本部、分子公司、项目部为主体的三级培训体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要求开展各类培训,如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开展领导力专题培训,举办国际化经营人才研修班、国际商务研修班等;加强培训资源体系建设,以内部培训师培养项目为抓手,打造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平台,不断丰富涵盖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内训教材内容;推出优化版员工学习平台,进一步完善集中面授+在线学习+外派培训+自主学习的立体化培训体系。作为工程施工企业,导师带徒是中交四航局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公司每年为新入职员工指定导师,通过导师系统带教培养,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文化铸魂,打造四航特色文化体系

         中交四航局在积极融入、践行大中交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具有四航特色、以三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客户为先、重信守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1. 文化铸魂,永葆央企姓党政治本色

         中交四航局始终牢牢把握央企姓党的根本属性,坚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暖人心、聚合力、强担当,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七十多年发展历程铸就的四航精神;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在公司本部、分子公司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地、船舶、设施设备等场所,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企业文化理念与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化应用,持续深入宣贯企业文化;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等系列活动中,组织开展劳动成就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电影大赛,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竞赛一等奖;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四航文化节,通过文艺会演、体育竞赛、技能比武、书画摄影展、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员工归属感、幸福感,持续焕发四航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2. 文化兴业,凝聚争创一流的发展力量

         中交四航局始终站在发展战略高度谋划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支撑战略,实现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双引领。深入宣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质量立业,持续改进”“齐铸精品,共创一流四航特色文化理念,结合安全月”“质量月”“科技月”“节能环保月等节点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四航质量卫士等特色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员高质量发展意识;结合贯彻落实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年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文明创建与管理提升双示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公司员工参与创作的歌曲《飞越梦想》成为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曲,《世界没有距离》荣获中交集团司歌征集活动特等奖并被确定为中交集团司歌,微电影《路》《那年那月》分别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竞赛一等奖和优秀奖。2021年,中交四航局在成立7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70个党建特色品牌、70个品牌工程、70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70个精彩瞬间评选活动,系统总结提炼四航精神谱系;通过更新升级四航展馆、举办70周年发展成果发布会,进一步增强四航文化影响力。

3. 讲好四航故事,传播四航好声音

         中交四航局大力推进五平台一展馆自有媒体平台建设,在四航网站、《华南港工》报、《四航》杂志、四航微信公众号基础上,开设中交四航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账号,围绕公司重大事件、重大项目、重要节点,统筹开展宣传策划。同时注重与主流媒体合作,公司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重点工程亮相央视春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多次刊播公司改革发展成就。中交四航局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重点工程、民生项目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和好评,投资建设的广州市地标性建筑广州之窗、广连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示良好企业形象的名片;《华南港工》报多次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优秀报刊金页奖,《四航》杂志连续14年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优秀期刊金页奖。公司所属各单位积极与项目所在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深中通道项目部将牛头岛沉管预制智慧梦工厂展厅纳入珠海桂山镇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展示中交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窗口。■

作者单位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顶(17)  踩(17)   查看次数:(107)   
 
    更多>>>
  本刊特稿
·增强信心 勇毅前行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深刻理解数智时代 做好企业管理(2023-10...
·稳定发展中蓄积新动能 ——2023中国制造业...
·亮点与问题并存 困局中实现增长 ——2023...
·固本强基稳增长 结构升级谋发展 ——2023...
·AIGC能力本质与应用场景(2023-9)
 
 
    更多>>>
  管理论坛
·人力资源管理“三懂三化”(2023-10)
·人力资源部门七大“顽疾”(2023-10)
·企业发展十个关键要素(2023-10)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价值维度(2023-10)
·打好组合拳 民营企业乘势而上(2023-10)
·组织变革:开创一个新“江湖”(2023-8)
 
 
 
    更多>>>
  管理批判
·警惕管理者错配(2023-9)
·“凉白开”的重重危机(2023-9)
·野性消费退潮爆红品牌如何长红?(2023-2)...
·“迪王”加冕之路的内忧外患 ——基于供应...
·恒大负债之问(2022-7)
·国企融资性贸易行为及防范(2022-7)
 
 
    更多>>>
  案例·实务
·中车慧衍工业智能开放平台(2023-9)
·一机集团“一基双模”设备智能运维管控(20...
·顺丰云镜打造智慧机场(2023-9)
·交信投科技:交通运输数智化安防体系(2023...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探索国企公司治理(2...
·汽车之家: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2023...
 
 
 
    更多>>>
  盈利模式
·周庄:打造“中国第一水乡”(2020-07)
·盈利原理 ——透视商业的本质(2014-04)
·探索制造业服务化之路(2014-04)
·黄太吉煎饼的盈利逻辑(2014-04)
·用现金流模式检测盈利模式的“质量”(2014...
·新东方盈利模式的先天性缺陷(2014-03)
 
 
    更多>>>
  封面文章
·“茅台管理” 塑造世界一流品牌(2023-10)...
·“五满”治企理念推动百年徐矿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
·中国同辐: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
·管理科技双轮驱动 谱写能源企业新华章(202...
·南网超高压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跨区域输电企...
 
 
 
    更多>>>
  管理创新
·十里芳菲:商业美学助力古村价值共创(2023...
·海信新事业筛选的信号灯智慧(2023-10)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面面观(2023-10)
·小米4环领导力构建学习型组织(2023-8)
·零号店:老字号新面孔
·WISE:海尔创客赋能新模式(2023-8)
 
 
    更多>>>
  方法
·质量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现路径(2023-10...
·如何变“流”才为“留”才?(2023-10)
·供应商帮扶八步法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2...
·七步规避采购风险(2023-8)
·备件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2023-9)
·如何选择适用的人效策略(2023-8)
 
 
 
    更多>>>
  企业信息化
·杭钢“平台+生态” 打造产业数字化新引擎...
·AIoT:AI落地场景闭环(2023-8)
·新中大三步跨越,抢滩数字碳中和(2023-8)...
·博雅智慧打造数字化“双碳”服务品牌(2023...
·人力资源数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
·新技术筑起重大风险防火墙(2023-7)
 
 
    更多>>>
  理论·前沿
·运营团队波士顿矩阵构建与应用(2023-9)
·企业层面数据要素价值利用研究 ——以阿里...
·组织成长全景图(2023-8)
·中层管理者危机领导力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
·企业数字责任前沿述评与展望(2023-8)
·中华老字号全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路径(202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企联合网 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工商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经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青网 中国日报 中经网 《经济管理》杂志
 
加入理事会 | 市场活动 | 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投稿邮箱 :qyglzz@263.net.cn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cecm.net
京ICP备1200812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