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理事会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刊特稿 |管理论坛 |管理批判 |案例·实务 |封面文章 |管理创新 |方法 |企业信息化 |理论·前沿 |管理点滴
微言管理 |精彩推荐 |栏目展示 |关于我们 |投稿须知 |在线调查 |主编信箱 |在线交流 |企管书架|企业家|读书汇
     
   
     
请输入要搜索的文章标题
 
 
  《企业管理》杂志简介:
《企业管理》杂志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 1980年创刊 领先地位
· 庞大的精英受众群体
· 全球视角 本土方案
· 最高发行量48万份 渗透中国企业界
 
   订阅方式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您不妨施展一下您的生
花妙笔,把您的理论、观点和故事叙述得更明白有
趣一些。
3.本刊多年来形成并保持了以案例说话的风格,我
们欢迎作者提供更多新鲜的、原创的案例文章。
4.本刊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对于没有选用的稿件尚
无法一一退稿,敬请谅解。
5.本刊对于作者投稿从不收取“版面费”、“审稿
费”等名目的任何费用。

 
  <<详情查询>>  
 
  投稿邮箱 :E_mail:qyglzz@263.net.cn
 
 
  副社长:王仕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53201
采编中心主任:王黎: 特稿、批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701529
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郑亮:特稿、方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程丹丹 :信息化·智能化、理论·前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栏目主编:苗榕:案例·实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于静:调研与分析、管理创新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编辑:张思嘉:论坛、封面文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更多>>>  
  ·寻找“拖延症”的病根(2022-7)
·2022第一期补白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的七种应用(2021-12...
·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契机(2021-11)
·为什么你总觉得累?(2021-9)
·9个习惯,助你事半功倍(2021-9)
·“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2021-9)...
 
 
     
  更多>>>  
 
 
         
    本刊特稿    
  透视企业理想(2013年第3期)  
企业管理杂志 发布时间:13-05-29        
   
■ 文/刘宏伟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走向理想目标,还必须有眼下坚实的脚步。当今,不少中国企业的理想是:“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争当行业第一”、“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还有“把洋品牌挤出中国”、“多给国家上缴利税”、“多给员工谋福利”和“多为股东挣钱”,甚至有“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看了这些“远大理想”人们很难搞清楚这些企业究竟要为社会具体做些什么。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口号,那就是“做大做强”。只有这种理想的企业,可以说是盲目的。说白了,就是看谁能挣钱,挣钱越多越好。秉持这样的理想去经营企业,一旦遇到不好的经济形势,他们的日子一定很难过,为什么?因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只是为了发展,因为这样的企业没有把“根”扎在社会需求的“土壤”里,因为它们创造不了价值、只是制造泡沫!
 
一、理想为什么像空中楼阁?
    很多人办企业就是为了赚钱,而什么是赚钱?少有人深究。其实,中国的一句老话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要在市场上赚钱,你总得做一点什么实事。做点什么呢?那就要看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就是你应该种的“瓜”和“豆”。比如,当中国人逐步富裕起来了,想改善出行的方式,这时你生产汽车,就会赢得市场的需要。
    企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为市场需求服务的,没有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理想”就是瞎想。再好的理想,不脚踏实地也只是空中楼阁。百度李彦宏在谈创业时说:“不能以创业或赚钱本身作为目标,创业方向可以换,赚钱领域也很多,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持之以恒的事。” 
    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基业常青,而另一些企业则昙花一现呢?前者就是找到了可以“持之以恒做下去的事”,而后者多数都是跟风挣钱的企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把企业家分为三类,他说,“第一类企业家,能够识别出消费者自己都不明白的需求。这是最伟大的,他们创造产业。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是第一类的企业家。第二类企业家,能够更好地满足已有的需求,他们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制造。第三类企业家,按订单生产,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中国最多成功的企业家是第三类。”所谓的第三类企业家,他们根本不考虑为什么生产这种产品,他们只是看到别人在赚钱所以也这样做。正是由于第三类企业家太多,所以,中国的很多企业就只会打价格战,这样的企业会有什么有益于社会的理想呢?    
    北大方正的董事长魏新曾说,“凡是能够延续上百年的企业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自觉地或下意识地使公司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相一致;第二,创造一个‘教派’般的企业文化;第三,拥有一套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运行工具。”那么,企业怎样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呢?
    企业首先是社会经济组织,它的生存发展要依靠一个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力是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市场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盈利的。面对眼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多企业乱了手脚,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曾经的理想是海市蜃楼,只有远大理想而没有实现理想的方式、理念和信心,没有打造出实现理想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企业是怎样树立和实现理想的吧。  
    当年,福特公司生产T型车的理想是“让工薪阶层能开上车。”于是,他们开始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增加工人的收入。结果,他们制定了当时行业内最高的工资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他们创造出了生产流水线这样的先进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福特的T型车都是黑色的,亨利·福特曾有一句名言:“任何顾客可以将这辆车漆成任何他所愿意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其原因在于,福特公司只使用价格低廉干燥迅速的日本黑涂料;他们还推出分期付款计划辅以销售。正是由于福特公司围绕“让工薪阶层能开上车”的理想,实施了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所以,在当时赢得了市场。
    星巴克公司的理想是“让普通人喝上最好的咖啡”。于是,他们不计成本地收购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制定最严格、最先进的烘焙标准去加工咖啡,并创造最好的服务标准冲泡咖啡、服务顾客。为了让普通人能够方便地享受星巴克咖啡,他们创出了“第三空间”的理念,舒尔茨说:“第一空间是家,第二空间是办公室。星巴克位于两者之间,是大家感到放松、安全的地方,是让你有归属感的地方。”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抓住了人们的心灵需求。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星巴克得以迅猛发展。
    沃尔玛的理想是“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于是,他们研究信息反馈,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产品,把精准的服务信息提供给供应商,从而提高了商品供应的准确性,提高了竞争力,降低了成本。严谨的采购态度、完善的发货系统和先进的存货管理使沃尔玛做到了成本最低、价格最便宜。其创始人沃尔顿说:“我们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就是帮每一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他对采购人员说:“你们不是在为商店讨价还价,而是在为顾客讨价还价,我们应该为顾客争取到最好的价钱。”所以,沃尔玛得到了顾客的欢迎。
    从这些企业实现自己理想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办企业首先是要为社会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市场有可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但社会需求的本质是不会变化的,市场需求不变,这类企业的生命力就是无限的。举个例子,从手摇电话到“大哥大”再到智能手机,人们对于通讯的需求是不变的,只要你的企业把理想定位在“便利人类通讯”的工作上,你就会有无穷的工作要做,就会赢得无限的市场。只有这样你的企业才有发展或者说活下去的道理。一位长寿老人曾幽默地说:“如果你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要做,上帝就会一直把你留在人间,如果你没有什么正经事要做了,上帝就会很快招你回去。”我们的企业其实也是这样,要想基业长青就要找一些正经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而不是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历次的经济危机也许就是一只无形的“上帝之手”,它一次一次地来淘汰那些只为挣钱,不干实事的企业。
 
二、理想为什么缺乏能量?
    那些给理想定调儿太高的企业,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明确自己该做的“正经事”。什么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正经事”?其实,社会的需求是很实在的,有人做过统计分析,尽管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但人们的生活需求变化却不大。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去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有很多事要做,用不着好高骛远,整天想着翻新花样儿。
    星巴克CEO舒尔茨认为,为钱创业,那是很肤浅的目标,这些创业者往往不会取得成功。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成功,是使人们可以分享他的理念和价值观。
    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去过卢旺达,我们当时坐着政府的直升机,去一个咖啡种植园。准备降落之前,我们从窗户看出去,可能有5000人等在那里迎接我们。我下了飞机,一下子就被巨大的热情所淹没了。
    我跟政府官员说,能不能让我跟这些农夫单独相处5到10分钟。我想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在卢旺达生活怎么样,我可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位妇女说,“能不能帮我买一头奶牛。”她说,她需要新鲜的牛奶,喂她的孩子。星巴克在51个国家有17000多家咖啡店,销售额超过100 亿美元,而这位女士只要一头奶牛,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所以,当我听到那位卢旺达的女士说想要一头奶牛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旁观者了,我们置身其中,这是一种责任。我相信一家公司要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在利益追求和社会责任方面找到平衡。
    只要把消费者放在心中,你就会了解他们的需要,因为那很明显、很简单,只是你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据报道,有一位官员视察偏远的山村学校,他给那里的学生们讲什么是现代科学,它如何促进人类的进步,还谈到宇宙飞船以及人类如何登上月球。临走时,他问学生们有什么疑问。一位学生说:“叔叔,我们村什么时候能通公共汽车?”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人们生活当中有很多急需我们去做的事情,企业应立足眼前,考虑做一些满足老百姓生活中急需的事情。尽管做这些事也许挣不了大钱,但只要企业多少有一些盈利,就可以持续地做下去,人们的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企业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而“多少有些盈利,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正是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先生判断好企业的基本标准。企业的理想应该远大,但还是要从当下做起,着眼于消费者现有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晏昆认为:“在任何行业、任何时代,营销的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知道他是谁,品牌能带给他什么,怎样去影响他。”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准目标消费者,深刻地理解他,巧妙地影响他。而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淡化了远大理想,陷入维持生存、追逐利润的泥潭,忘记了企业应该为社会做事的本质,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某著名海运企业连年巨亏,却转而投资能源领域;某知名制药集团面对困境宣布将进军白酒市场。联想集团柳传志曾坦承,他所代表的整个企业家阶层缺乏公共关怀:“我们只想把企业做好,能够做多少事做多少事,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三、理想为什么跟不上市场的脚步?
    很多有着远大理想的企业,在伴随着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磕磕绊绊,跟不上趟儿,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实现理想的坚实脚步。
    德鲁克说:“你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企业不仅要能迎合市场,更要能引领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苹果公司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其股价迭创新高,充分说明,企业可以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独辟蹊径开创市场。当然,理想要符合实际,也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复新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复星在战略上是看一个宏观大趋势,基于趋势选择对公司最有利的东西。我们的选择基于几点:一是适合中国做的,因为你在中国;第二是适合民营企业做的,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第三是适合复星做的,因为复星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不仅要找准市场想要的,还要明确自己擅长的。
    企业只有正确地把握了市场,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甚至引领市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我们做产品,应该非常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需要。有很多符合人们理想的产品,被人们如明星一样地追捧着,如苹果电脑、苹果手机、google的网络服务等。人们不仅消费着这些产品的使用功能,还消费着它们新颖的哲学理念。这些产品体现了真正的创新,它们带动了时尚,驱动着生活发展出新的可能。
 
四、理想为什么容易被毁灭?
    实现伟大的理想是有困难的,其中既有来自环境的阻碍,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障碍。而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绝不能遇到困难就转向,更不能为了挣钱而放弃理想。稻盛和夫说:“所谓领导者,就是能够对自己的任务描绘出宏伟前景的人。描绘得出未来蓝图,就会有千方百计去实现的信念。就算是下刀子也会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有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坚强意志。换言之,就是顽固。陈述自己的愿景,即使得不到赞成,也不会说‘那就算了吧!’而放弃,领导者是敢自作主张并坚持到底的有意志的人。”
    联想集团能够做到今天,成为PC机世界第一品牌,正是由于他们坚持了正确的方向。柳传志说,上世纪80年代,机会主义盛行,很多企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时,我们走“贸工技”的路线,在前期代销过程中,办理进出口、换外汇,如果利用政策转换的空间,赚取外汇差额,我们可以赚到很多钱。当时,很多同类公司本来要做电脑,可为了赚快钱,干脆直接“倒外汇”去了。后来形势一变,他们就踩到“政策红线”了。即使不踩线,进入市场经济后,政策可利用的空间很小,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法继续生存的。我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不管别人什么样,我们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决心要用自己的技术,做自主品牌的电脑。回忆起来,这其实就是我们公司做人、做事的原则——把企业想做的事做好,不受其他事情的诱惑。联想要的是能做成事,要的是通过非理想化的行动去实现伟大理想。
    所以,坚定的信念是企业实现理想的基石。
 
五、理想为什么需要完善?
    没有几位企业家能一下子就把企业的目标定得很准,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清晰自己的理想,把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具体化。遇到挫折就及时调整,即便取得一时的成功,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海尔集团张瑞敏说,实际上,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为企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是时代发展得非常快,企业不可能永远都能踏准时代的节拍,踏空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事。对企业家来说不能自认为成功,而要永远追求“踏准时代的节拍”。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一旦站在优势的浪头,维持的方法只有持续创新。经营企业就像冲浪一样,即使冲到了最高峰,也只不过是无数浪峰中的一个,只有再冲到下一个浪峰,才不会被巨浪击倒。所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永远保持在动态平衡中,一旦陷入静态,也就距离衰亡不远了。
    联想集团的成长经历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柳传志说:“当年,我刚创办联想的时候,对究竟怎么办公司完全没有认识,只是想体现一下人生价值。到了1988年公司走上一定轨道以后,我就有了更大的想法:成为中国最大的PC公司。当时提出的愿景是办一个长期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这个目标在2000年前后就实现了,联想的PC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稳居第一位。现在,我们的愿景是要做一个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以资本为平台,通过价值创造,打造一批领先企业,贡献于中国经济。这个长远目标,就是要把联想办成一个伟大公司。”
    企业的理想要有创新意识,很多企业没有踏准市场的节拍,不是没有创新的能力,而是没有认清创新的潜力。有人认为,现在的日本企业陷入了成功的悖论。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成长进入爆发期,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革命。日本企业由于已经拥有的巨大优势,面对新技术和新的产业机会,缺乏投入的勇气和动力,优势惯性让企业处于虽然有隐忧,但经营状况尚好,它们没有强烈的、将自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忧患意识,没有推倒重来的战略魄力,总是在不打破既有的业务布局和组织框架下,吸纳一些新的产业因素,以一种近似于贵在参与的心态来玩新的游戏,虽然偶有变革和创新,但都只是停留在维持性、修补性创新的层面,远没有进入到颠覆创新的层次。比如,夏普公司被誉为“液晶之父”,其凭借液晶电视变成了全球一流的彩电企业。他们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不愿意把该项技术拿到低成本国家生产,全部在日本国内生产,在日本的龟山布局了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结果被企业经营全球化的趋势所淘汰,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险些破产。可见,暂时的成功也会磨灭企业的理想,企业必须不断升华自己的理想,以“踏准时代的节拍”。■
作者单位 北京市纺织党校
编辑 张 平
   顶(1013)  踩(1056)   查看次数:(2546)   
 
    更多>>>
  本刊特稿
·新质生产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2024-5)
·探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2024-5)
·企业数字化本质:技术与组织互构(2024-5)...
·领导者六个角色(2024-5)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辩证法(2024-5)
·他山之石:宜得利 “轻盈越海”启示(2024-...
 
 
    更多>>>
  管理论坛
·豫商六种精神(2024-5)
·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2024-5)
·无我之心,自我进化(2024-5)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2025-5)
·诸子百家思想蕴含的管理智慧(2024-4)
·无才可用与怀才不遇之困(2024-4)
 
 
 
    更多>>>
  管理批判
·你为“知识付费”买单了吗?(2023-10)
·老干妈“老”了吗?(2023-10)
·警惕管理者错配(2023-9)
·“凉白开”的重重危机(2023-9)
·野性消费退潮爆红品牌如何长红?(2023-2)...
·“迪王”加冕之路的内忧外患 ——基于供应...
 
 
    更多>>>
  案例·实务
·安徽交控:整合存量 做优增量 激活变量(...
·长江产业集团“1+N+1+1”投资运营体系(202...
·浙江海港集团“一体两翼多联”发展格局(20...
·伯克希尔60年持续高增长之道(2024-4)
·中兴通讯出口管制合规管理(2024-3)
·雅戈尔破解品牌内卷(2024-3)
 
 
 
    更多>>>
  盈利模式
·周庄:打造“中国第一水乡”(2020-07)
·盈利原理 ——透视商业的本质(2014-04)
·探索制造业服务化之路(2014-04)
·黄太吉煎饼的盈利逻辑(2014-04)
·用现金流模式检测盈利模式的“质量”(2014...
·新东方盈利模式的先天性缺陷(2014-03)
 
 
    更多>>>
  封面文章
·“数字化太极”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高地(2024...
·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准能样本”(2024-4...
·淮河能源:打造新型能源集团(2024-3)
·开投集团:激发创新活力 赋能产业升级(202...
·扛牢能源保供责任 打造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
·“旧我”到“新我”,河钢颠覆式商业模式变...
 
 
 
    更多>>>
  管理创新
·秦山核电共进式公众沟通(2024-5)
·国能锦界:党建助力“双碳”科研攻关(2024...
·颠覆式创新破解内卷(2024-5)
·从小米SU7爆火,看雷军十八般营销武艺(202...
·深圳供电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ESG理念的应...
·科创企业全员绩效考评模式 ——以长江环科...
 
 
    更多>>>
  方法
·全流程设计企业培训(2024-5)
·企业专利布局实战(2024-5)
·精益生产管理逻辑(2024-5)
·关键岗位界定核心人才(2024-5)
·HR总监如何抓绩效(2024-4)
·战略绩效管理化解经营矛盾(2024-4)
 
 
 
    更多>>>
  企业信息化
·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怎么做?(2024-4)
·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构建(2024-4)
·工业大数据:从数据到价值(2024-4)
·PIDO四步推进数字化转型(2024-3)
·智能合规化解经营风险
·数智人力赋能项目型组织(2024-3)
 
 
    更多>>>
  理论·前沿
·数智赋能专精特新(2024-4)
·世界一流企业“双碳”管理经验与启示(2024...
·战略型董事会提升公司治理效能(2024-3)
·全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 ——基于三...
·学践结合构建“四四三”动力模型(2024-2)...
·国有企业虚假贸易新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20...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企联合网 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工商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经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青网 中国日报 中经网 《经济管理》杂志
 
加入理事会 | 市场活动 | 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投稿邮箱 :qyglzz@263.net.cn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cecm.net
京ICP备1200812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