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理事会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刊特稿 |管理论坛 |管理批判 |案例·实务 |封面文章 |管理创新 |方法 |企业信息化 |理论·前沿 |管理点滴
微言管理 |精彩推荐 |栏目展示 |关于我们 |投稿须知 |在线调查 |主编信箱 |在线交流 |企管书架|企业家|读书汇
     
   
     
请输入要搜索的文章标题
 
 
  《企业管理》杂志简介:
《企业管理》杂志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 1980年创刊 领先地位
· 庞大的精英受众群体
· 全球视角 本土方案
· 最高发行量48万份 渗透中国企业界
 
   订阅方式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您不妨施展一下您的生
花妙笔,把您的理论、观点和故事叙述得更明白有
趣一些。
3.本刊多年来形成并保持了以案例说话的风格,我
们欢迎作者提供更多新鲜的、原创的案例文章。
4.本刊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对于没有选用的稿件尚
无法一一退稿,敬请谅解。
5.本刊对于作者投稿从不收取“版面费”、“审稿
费”等名目的任何费用。

 
  <<详情查询>>  
 
  投稿邮箱 :E_mail:qyglzz@263.net.cn
 
 
  副社长:王仕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53201
采编中心主任:王黎: 特稿、批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701529
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郑亮:特稿、方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程丹丹 :信息化·智能化、理论·前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栏目主编:苗榕:管理创新、案例·实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郑涵:调研与分析、企业家、封面文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编辑:张思嘉:论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更多>>>  
  ·寻找“拖延症”的病根(2022-7)
·2022第一期补白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的七种应用(2021-12...
·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契机(2021-11)
·为什么你总觉得累?(2021-9)
·9个习惯,助你事半功倍(2021-9)
·“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2021-9)...
 
 
     
  更多>>>  
 
 
         
    方法    
  如何让产品自传播(2023-3)  
企业管理杂志 发布时间:23-06-27        
   

 

关注旅游、表演、萌宠等自传播产品特质,给产品注入自传播基因,激发受众主动分享传播,降低获客成本。

 

/刘世忠

 

关键词:自传播  主动分享  品牌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

 

   熊猫不走、茶颜悦色等网红产品近年来走红,得益于其超强的自传播能力。自传播指依靠事件、产品或推广活动中种种吸引人的因素,引起个人或者机构的自发、多级传播。自传播强调的是自发分享传播,而不是企业用金钱激励用户。对企业来说,产品拥有自传播属性,等于拥有很强的获取流量的能力,可以降低获客成本。本文从产品自传播特质和自传播策略展开研究,找出自传播产品具有的特质,以及激发受众主动分享产品的驱动策略。

 

一、自传播社交媒体分享平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传播被垄断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中,企业如果想要传播产品的各种信息给目标受众,就必须花巨额广告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陆续出现,从根本上重塑了广告传播形式和企业获取流量的方式。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网络空间,人们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写日志、分享照片和视频,能够超越地理限制和时间局限进行信息交流。

   现在任何人或企业只需要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这些平台发布信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推广和销售产品,消费者也可以分享自己使用产品后的感想和心得。

可供受众分享的网络平台有很多,知名的有微博、微信、抖音、知乎、小红书、58同城、大众点评、穷游网等。不过每个行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适合分享的社交媒体平台也有所不同。笔者对部分内容进行分类收集和研究,发现这些平台有如表1所示的特征。

二、自传播产品的特质

   不是所有产品或事物都能够自传播,笔者通过对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分享的图片、视频、文字进行研究,发现分享最多的产品有以下四个特质。

1. 旅游特质产品

   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旅游是最容易被受众分享的行业。在旅游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美景、名胜古迹等,都会被旅行者拍照记录一番,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一段时间后,旅行者和受众都可以通过翻看以前的记录,共同重温旅行的美好时光。

   旅游者通过分享旅途中的美景,寻求受众的关注,当这种心理获得满足后,会给分享者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的过程也可以与受众互动,分享本身已经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

   因此,各地的山川大河、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本身具有自传播的特质,容易吸引旅游者主动传播分享,企业如果能和旅游景点共同打造联名产品,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2. 表演特质产品

   有研究曾对一周时间内上过“抖音热搜视频榜”的100条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表演类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视频类型,也是分享最多的视频。表演者通过表演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感染旁人;而受众通过观看表演去感受各种艺术,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之下,表演释放了人的天性和欲望。现在打开任何一个短视频平台,随手刷几下就能轻易看到许多表演视频,受众容易被其中的幽默表演打动,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以抖音号“魔音改哥”为例。这个号的短视频内容的主角人物并不是明星,但吸引了471.4万名粉丝关注。其中点击量最高的视频获得284.7万人点赞,18.2万人分享传播。虽然该号的短视频内容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场景,但他把生活中普通的琐事用说唱风格表演出来,其表演内容滑稽搞笑,吸引众多人分享。因此,表演行业和产品本身具有自传播的特质。

3. 萌宠动物特质产品

   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拍摄萌宠动物的视频占榜上生活记录类视频的60%。萌宠动物可爱的外貌、搞笑的神态、夸张的动作,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让用户有亲近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唤起对宠物的向往之情。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提出黄金定律“3B原则”,即Beauty(美女)、Beast(动物)、Baby(婴儿),围绕这三种内容的广告最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喜欢。

   截至20221119日,抖音号“金太阳原创”有620万名粉丝关注,作者创作的视频内容都是有关萌宠动物的。要么是一些没有长大的呆头呆脑的小狗,要么是可爱的小猫,要么是机灵的小兔子,要么是憨厚的小猪仔⋯⋯受众一看到这些萌宠视频内容就觉得好玩。在现实生活中,当你看到眼前有一只喵喵叫的猫,或是一只不停摆尾巴的小狗,你一定有上前抚摸的冲动,更有拍照分享的冲动。

   对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宠物是一个精神上的慰藉。近年来,大城市中宠物饲养已经蔚然成风,“撸猫、遛狗”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日常,萌宠动物逐渐成为新生代的流量担当。因此,产品注入萌宠动物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戳中了年轻人的“撸猫、遛狗”萌点,激发受众的共鸣,使受众主动传播分享。

4. 高档奢侈品特质产品

   在微信朋友圈,人们经常会看到朋友分享的某些品牌的高档奢侈品,每个人都需要内心的优越感,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尊重需要。于是人们就用各种有形的东西武装自己,比如穿高档名牌西服、戴名牌手表、开豪车⋯⋯他们通过高档奢侈品的包装,在朋友圈中收获点赞,获得优越感的满足。

   因此,当品牌产品能标榜受众的某种特质,展现某种形象,能使人具有优越感时候,这些产品就会促发受众自发的分享行为,产品品牌就会有自传播特质。

 

三、产品自传播策略

   如果让受众主动分享企业的产品,就要给产品注入一些自传播属性,这样的产品容易激发消费者的主动分享欲望,如产品品牌、产品服务、品牌LOGO、产品广告、产品的使用场景等。笔者根据对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分享率最高的图文和视频进行分析,再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查证,得出以下几点自传播策略。

1. 制造极端

   2018年,无锡太悦度假酒店的茶叶蛋成了网红茶叶蛋,豪中豪牛肉板面成了网红牛肉面,一时间名扬千里。原因是商家给这些产品注入了自传播基因,吸引大众主动分享转发。

   我们都知道普通茶叶蛋的价格是12元,普通牛肉面的价格是1030元。但无锡太悦度假酒店竟然将茶叶蛋定价2899元一颗,而且还限量供应;面馆给自己的豪中豪牛肉板面定价13800元一碗。这么极端的价格让人难以相信,人们当然想一睹“芳容”,同时会分享转发,这一下就使茶叶蛋和豪中豪牛肉板面成为了网红蛋和网红面。虽然你不会吃这么贵的茶叶蛋和牛肉板面,但有可能去吃这两家店2元的茶叶蛋和20元的牛肉板面。换句话说,极端高价的茶叶蛋和牛肉板面仅仅是吸引人眼球,吸引人分享转发,获取流量的噱头而已,商家真正销售的还是自己普通的产品。商家如果制造极端,就有可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刺激受众分享的欲望。因此,在客观的基础上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一特征到极端,可以引起受众强烈的观看和分享兴趣。

   橡皮大黄鸭当年也是世界级的网红产品,大黄鸭产品的成名源于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一系列的极端操作。他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造型制作了多款大黄鸭,其中有一款橡皮大黄鸭,尺寸达到了26米×20米×32米,这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橡皮大黄鸭。艺术家带着它先后周游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和国家,由于橡皮大黄鸭体积巨大,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关注,吸引人们纷纷拍照分享,使这只大黄鸭声名远扬。

   张家界景区也是靠制造极端扩大影响力的案例。张家界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是黄龙洞的“定海神针”石头。当初为了吸引全国人民注意,其经营者在1998年为这根“定海神针”石头投保1亿元。在当时投保金额如果达到几百万元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值了,达到千万元就能位列全国第一,现在为一块石头投保1亿元,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价格,一下引起了全国轰动,吸引了全国的媒体来报道,一些外国的新闻媒体也对这条消息进行了转载报道,张家界黄龙洞“定海神针”的石头景点一下出了名。

2. 注入反常元素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一只狗熊指挥马戏团表演,你会不会停下来观看并拍照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些反常元素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满足了“好玩心”,具有新奇性,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分享,而且还能够给人提供谈资,具有社交性。

   成都双流黄龙溪景区是最近几年的网红景区,不管在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还是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其身影。它的成名主要靠在某些当地特色产品中注入反常元素,激发受众主动分享传播。

   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品牌伊利和蒙牛市场份额占比较大。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奶制品行业打开自己一片市场,认养一头牛品牌不但给牛修建了“保孕院” “产房”“幼儿园’,还给牛用几万元的音响听音乐,并且由几十位员工给牛做SPA药浴。这些反常的做法,不但吸引人拍照分享,更是创造了自传播的话题内容,让受众不自觉地想要谈论。受众即使没用过此品牌产品,也已听过此品牌产品的“传说”。

3. 注入仪式感表演成分

   前面已经论述了表演本身就具有自传播属性,好的表演会吸引人观看分享。因此,给产品中加入表演的成分,会吸引受众主动传播,最有名的莫过于网红产品——熊猫不走蛋糕。熊猫不走蛋糕是自传播的成功案例,其主要流量来自“熊猫”在生日现场为顾客唱生日歌、跳舞、变魔术、送祝福等表演。熊猫不走品牌创造了100多种不同的用户体验方式,制造了热闹的现场氛围,给顾客惊喜,给用户创造一个最独特的生日仪式感和快乐情感体验,让顾客和参加生日宴会的人无比荣耀和满足,同时给顾客创造了美好时光和品牌回忆点。这种表演的生日仪式都会被受众记录并分享,自传播让熊猫不走品牌获客成本非常低,这是其品牌成功的关键。

   四川的网红“拉面小哥”,把拉面动作与妖娆的舞姿相结合,再经过夸张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受众的围观和分享,最终使“拉面小哥”的客人源源不断。

   重庆有家井格火锅店,为了吸引受众分享传播,他们给产品增加了一系列仪式感表演。比如把菜放在轿子上,由两个人抬着轿子上菜,走到食客桌子旁时,其中的一个人敲锣喊“火锅英雄驾到”,他们把在酒桌上玩的“真心话大冒险”的惩罚措施做成了古代的行酒令;为了吸引食客下次再来,他们把邀请函做成“英雄帖”,并且装在信封里,信封上写着被邀请人的名字,食客走的时候,给食客双手送上。这些围绕产品打造仪式感的做法很容易获得消费者主动分享传播。

4. 给餐饮注入另类服务

   餐饮是最容易激发受众分享的行业,你只要刷刷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就会发现到处都有食物的图片和视频。分享者要么说这家餐馆环境装修另类,让人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要么说这里菜品好看好吃,独此一家;要么为餐馆服务点赞,让人惊喜连连。

   在社交网络进行分享时,照片是最重要的传播介质。餐馆“效果好不好,照片最重要”。餐饮的自传播因素可能是店铺的装修,可能是菜品,也可能是超群的服务。因此,餐馆在策划的时候,就要考虑装修、菜品、服务等是否能激发食客的拍照意愿,环境氛围、菜品摆盘造型、服务等是否能让食客拍出好照片。

   餐饮行业除了装修环境另类会吸引人传播,每道菜品的外观也可能刺激受众分享。现在每上一道菜,大部分年轻食客会先用眼睛看,再用手机拍照,最后才是嘴吃,这已经成为他们用餐的一般流程。对餐厅来说,只要菜品摆盘好看,就能够吸引受众拍照分享传播。

   服务也是餐饮行业吸引人拍照分享转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你走进海底捞,在排队等待用餐过程中,服务员首先会给你送上免费的饮料、水果,你也可以用海底捞的电脑上网,和朋友一起打牌、下棋。同时,海底捞有专业人员给你擦皮鞋、做美甲。如果食客是即将考试的学生,服务生不但会说一大堆吉祥话,还会送“一帆风顺”果盘。海底捞的这些服务超出用户的期望,让受众主动分享传播。

 

   打广告获取流量对产品来说是外在的驱动力,在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这种外在的驱动力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提高了企业获客的成本,这样的传播不具有持续性。给产品注入自传播基因,激发受众主动分享传播,对产品来说是内在的驱动力,这样的传播才是产品源源不断持续销售的动力,这样的获客传播才具有持续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CASTELLSM. Communication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J].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7(1).

[2] 肖腾杰,江明.新媒体中游戏品牌吉祥物的泛IP化营销策略研究——以手机游戏《消除者联盟》为例[J].大众文艺, 2019(8).

[3] 陈莹盈.移动社交媒体旅游体验分享动机探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6).

[4] 赖永强.分享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单位 武昌工学院

   顶(106)  踩(106)   查看次数:(1636)   
 
    更多>>>
  本刊特稿
·增强信心 勇毅前行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深刻理解数智时代 做好企业管理(2023-10...
·稳定发展中蓄积新动能 ——2023中国制造业...
·亮点与问题并存 困局中实现增长 ——2023...
·固本强基稳增长 结构升级谋发展 ——2023...
·AIGC能力本质与应用场景(2023-9)
 
 
    更多>>>
  管理论坛
·人力资源管理“三懂三化”(2023-10)
·人力资源部门七大“顽疾”(2023-10)
·企业发展十个关键要素(2023-10)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价值维度(2023-10)
·打好组合拳 民营企业乘势而上(2023-10)
·组织变革:开创一个新“江湖”(2023-8)
 
 
 
    更多>>>
  管理批判
·警惕管理者错配(2023-9)
·“凉白开”的重重危机(2023-9)
·野性消费退潮爆红品牌如何长红?(2023-2)...
·“迪王”加冕之路的内忧外患 ——基于供应...
·恒大负债之问(2022-7)
·国企融资性贸易行为及防范(2022-7)
 
 
    更多>>>
  案例·实务
·中车慧衍工业智能开放平台(2023-9)
·一机集团“一基双模”设备智能运维管控(20...
·顺丰云镜打造智慧机场(2023-9)
·交信投科技:交通运输数智化安防体系(2023...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探索国企公司治理(2...
·汽车之家: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2023...
 
 
 
    更多>>>
  盈利模式
·周庄:打造“中国第一水乡”(2020-07)
·盈利原理 ——透视商业的本质(2014-04)
·探索制造业服务化之路(2014-04)
·黄太吉煎饼的盈利逻辑(2014-04)
·用现金流模式检测盈利模式的“质量”(2014...
·新东方盈利模式的先天性缺陷(2014-03)
 
 
    更多>>>
  封面文章
·“茅台管理” 塑造世界一流品牌(2023-10)...
·“五满”治企理念推动百年徐矿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
·中国同辐: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
·管理科技双轮驱动 谱写能源企业新华章(202...
·南网超高压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跨区域输电企...
 
 
 
    更多>>>
  管理创新
·十里芳菲:商业美学助力古村价值共创(2023...
·海信新事业筛选的信号灯智慧(2023-10)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面面观(2023-10)
·小米4环领导力构建学习型组织(2023-8)
·零号店:老字号新面孔
·WISE:海尔创客赋能新模式(2023-8)
 
 
    更多>>>
  方法
·质量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现路径(2023-10...
·如何变“流”才为“留”才?(2023-10)
·供应商帮扶八步法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2...
·七步规避采购风险(2023-8)
·备件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2023-9)
·如何选择适用的人效策略(2023-8)
 
 
 
    更多>>>
  企业信息化
·杭钢“平台+生态” 打造产业数字化新引擎...
·AIoT:AI落地场景闭环(2023-8)
·新中大三步跨越,抢滩数字碳中和(2023-8)...
·博雅智慧打造数字化“双碳”服务品牌(2023...
·人力资源数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
·新技术筑起重大风险防火墙(2023-7)
 
 
    更多>>>
  理论·前沿
·运营团队波士顿矩阵构建与应用(2023-9)
·企业层面数据要素价值利用研究 ——以阿里...
·组织成长全景图(2023-8)
·中层管理者危机领导力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
·企业数字责任前沿述评与展望(2023-8)
·中华老字号全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路径(202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企联合网 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工商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经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青网 中国日报 中经网 《经济管理》杂志
 
加入理事会 | 市场活动 | 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投稿邮箱 :qyglzz@263.net.cn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cecm.net
京ICP备1200812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