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理事会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刊特稿 |管理论坛 |管理批判 |案例·实务 |封面文章 |管理创新 |方法 |企业信息化 |理论·前沿 |管理点滴
微言管理 |精彩推荐 |栏目展示 |关于我们 |投稿须知 |在线调查 |主编信箱 |在线交流 |企管书架|企业家|读书汇
     
   
     
请输入要搜索的文章标题
 
 
  《企业管理》杂志简介:
《企业管理》杂志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 1980年创刊 领先地位
· 庞大的精英受众群体
· 全球视角 本土方案
· 最高发行量48万份 渗透中国企业界
 
   订阅方式    
 
 
 

1. 在选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难
点、疑点问题。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提高
稿件采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2. 在文章风格方面,在叙述方式上力求简明通俗,
注重可读性和观点的新颖。您不妨施展一下您的生
花妙笔,把您的理论、观点和故事叙述得更明白有
趣一些。
3.本刊多年来形成并保持了以案例说话的风格,我
们欢迎作者提供更多新鲜的、原创的案例文章。
4.本刊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对于没有选用的稿件尚
无法一一退稿,敬请谅解。
5.本刊对于作者投稿从不收取“版面费”、“审稿
费”等名目的任何费用。

 
  <<详情查询>>  
 
  投稿邮箱 :E_mail:qyglzz@263.net.cn
 
 
  副社长:王仕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53201
采编中心主任:王黎: 特稿、批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701529
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郑亮:特稿、方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程丹丹 :信息化·智能化、理论·前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栏目主编:苗榕:案例·实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36071
栏目主编:于静:调研与分析、管理创新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编辑:张思嘉:论坛、封面文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68414646
 
 
     
  更多>>>  
  ·寻找“拖延症”的病根(2022-7)
·2022第一期补白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的七种应用(2021-12...
·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契机(2021-11)
·为什么你总觉得累?(2021-9)
·9个习惯,助你事半功倍(2021-9)
·“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2021-9)...
 
 
     
  更多>>>  
 
 
         
    企业家    
  马云四大思维方式(2020-04)  
企业管理杂志 发布时间:20-08-25        
   

马云的思维方式不太容易为大多数人理解和把握,而这恰恰是他的一大优势。
 

文/智荣



关键词:马云  思维方式  平衡思维  辩证思维  逆向思维  跳跃思维

     有人戏称马云长得像外星人,说话更像外星人。
     按大众思维习惯,你很难理解他的思想,根本搞不清他究竟要干什么。马云不是一个刻板的CEO,而是我行我素,从来不愿落入常人的窠臼。不过,他的“怪异”只是表象。他的言行并非没有章法,而是遵循着一定的思维方式,只是不太容易为大多数人理解和把握,而这恰恰是马云的一大优势。
    
平衡
     马云说:“领导是一种艺术,既然是艺术就要讲究一种平衡,这个‘衡’字说明了很多问题。我是蛮喜欢‘平衡’这个词。”不走极端,讲究分寸,是他做事的显著特点。
     对于阿里巴巴刚入职的新人,马云要求将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前景一起艺术性地告诉他们,而不是像有些公司只捡好的说。在做决策时,他说:“要学会什么时候倾听,什么时候决策,什么时候判断。”在做战略时,他强调抓紧后放下,必须懂得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合,什么时候散。他给予“淘宝小二”很大的决定权,但又强调管理者不能不管。他说:“全是士兵做决策,这是理想主义。”在用人方面,他将接力棒交到CFO出身的张勇、井贤栋手中,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他们集系统思维、稳健经营和大胆创新、勇于进取两大特质于一身。“张勇和井贤栋都是敢于冒险的CFO。”“敢于改变,也走出了一个CFO的局限。”这是马云对他们的评价。
     很多人也许知道把握平衡的道理,甚至认为它很简单。但现实中人们为什么经常做得不到位呢?原因在于,要兼顾相对的两极甚至多极,把握一个“度”,也就是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持在中间位置,什么情况下偏向于某一端,偏向到何种程度有难度。做事的“度”因时因地因事而变,这是一种不确定性。马云也承认把握“度”是有难度的。比如,在管人和管事的关系上,他曾说:“什么时候管人,什么时候管事,今天问我,还真难说。”“高手和低手之间的区别在于度的把握。”
    
 辩证
     那些卓越领导者,往往具有富于思辨性的思维。
     做事的“度”,绝不仅仅是往左一点还是往右一点的量变。其复杂性还在于,超过了某个范围的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方的橘树移栽到北方,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地理位置的变化,造成事物性质的改变。
     马云强调,人要自信,但不能自负。自负就是自信过了头。对于战略与盈利的关系,他指出,你天天讲战略意义,但企业都亏损了,那就不叫战略;但你只顾赚钱,没有战略思想,也没有意义,因为走不远,即使一时赚了很多钱,最终还得亏掉。这些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在阿里巴巴早期,马云就提出过一种“YES理论”。有人问他:公司先赚钱再培训还是先培训再赚钱?他说:Yes,既要赚钱也要培训;问他要听话的员工还是要能干的员工?他说:Yes,既要听话也要能干;问他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他说:Yes,两者都重要,必须同步进行。由此可见,马云习惯于将大家认为不兼容的双方统一起来。
     即使看似矛盾的双方,在马云眼中也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他曾指出,西方讲究个人主义,中国又拼命讲究集体主义,但只有集体和个人的结合才有成功的可能。他几乎无处不谈理想主义,但一直声言“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付报酬”,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这又是超级实用主义。他一直说,阿里巴巴竞争的目的,不是消灭对手,而是促进自身进步和生态繁荣。因为他认为,当对手都被消灭之后,自己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于是,“竟合”作为重要理念被植入阿里文化之中。
     在马云身上,你能同时看到既讲原则又讲义气、天马行空又脚踏实地、王者霸气又平易近人、激情澎湃又冷静镇定、诙谐幽默又严肃认真、信念坚定又拥抱变化⋯⋯他简直就是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堪称“千面马云”。不同的人看到了他不同的侧面,但可能都是“瞎子摸象”。这是他颇具争议的重要根源。
     在辩证思维中,对立的两极,并非永远对立,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阿里巴巴早期,一些人嘲笑他们玩“虚”的。马云却说:“我们要的就是虚实结合,虚的价值观,实做;业绩实的,虚做。”这是“虚”“实”之间的转化。他还指出:“人的强项就是弱项。”例如,习惯深思熟虑的人,有时可能会优柔寡断;敢作敢为的人,有时难免轻率鲁莽。
     马云从小十分迷恋太极拳,一直坚持练习。他不但走到哪里就把太极拳打到哪里,还联合李连杰向全社会推广太极思想、太极文化,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哲学思想”。他从太极中悟出了深奥的道理。
     马云说:“从道家里面我学到了阴阳、虚实,这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是极其关键的。”他认为太极图给领导者一种深刻的启迪,“阴阳中间有一种转动,高气压到低气压,低气压到高气压,阴过了就是阳,阳过了就是阴。”从太极阴阳之道,他看到了优势和劣势的相互转化,于是在阿里巴巴历史上,便有了“蚂蚁”胜“大象”的经典之作。
     阿里太极禅苑太极班的报名贴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就是太极哲学思想在网络时代‘野蛮生长’的副产品。”马云曾说他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人们这样评价他:马云是一位太极大师,也曾创办过企业。在马云心目中,太极思想具有无以复加的地位。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何擅长辩证思维。
    
 逆向
     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马云谈到阿里巴巴能够从2000年开始的那场互联网浩劫中死里逃生的三大原因——没有钱、不懂技术、不做计划,当时全场愕然,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不过,感到不可思议是因为不了解马云。殊不知,他从小就习惯另眼看世界,曾宣称:“我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和别人不一样。”他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善出奇招。因此,他常常被称为网络江湖的独行侠。但他声明:“与众不同不是我做出来的,而是我的本能。”
     早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时,马云就不按常规教学法上课。他不像其他老师那样让大家抱着课本记单词或者分析语法。在课堂上,他把课本扔到一边,放开来讲,充满激情,妙语连珠,生动易懂,让人记忆深刻,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时,马云教授的英语班成绩最好。他1994年被评为杭电优秀骨干教师,1995年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2003年创立淘宝时,易贝易趣已经占有了中国95%的C2C市场份额。一般人认为根本没有机会打败他们,但马云换个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当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总共才8000万人,上易趣的用户才500万人。马云一想,500万人都给你,我去开发那剩下的7500万人,况且还有十多亿没有上网的人。可见,所谓易趣95%的市场份额是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此时,马云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第二次互联网寒冬,使得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收缩战线、捂紧钱袋子。阿里巴巴却逆势而上,密集推出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措,收到了极好的效果。2008年10月14日阿里巴巴宣布“狂风行动”,紧接着就推出了以下两项重大举措:
     2008年10月21日,宣布投入3000万美元启动空前规模的全球推广,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量增加广告投放,吸引更多全球买家关注中国企业,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商机。此时打广告,投入产出比非常高。但很多企业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2008年11月3日,宣布正式推出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新一代出口产品——出口通。它包括阿里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新增的四大功能,同时还包括专业电子商务网站、视频展播、优先排名、产品展示等内容,是阿里巴巴首个落地的重大“援冬”产品,也最符合处于金融危机中的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
     马云做事从不跟风。他说:“不要人家认为是对的你就去做,所有人都认为对的时候你要稍微考虑一下。所有人认为错的时候你也要稍微考虑一下,因为那未必是错的。”他制定战略时总是走小路进窄门,这是典型的逆向思维。
     马云在淘宝形成“倒立文化”,目的之一就是在公司推广逆向思维,他说:“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很多站着行不通的事情,倒立时就会想通了。在世界上,可能很少有像马云那样如此惯于“倒立看世界”的人,他甚至声称“倒立者赢天下”。
 

跳跃 
     有一次,马云在香港发表演讲。结束后,凤凰卫视著名记者吴小莉对他说:“你演讲时我一直在猜你后面会怎么说,可每一次我都猜错。你的思维永远在我的预料之外!”这反映了马云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很快,常常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而是跳跃式前进。因此,一般人很难猜得到、跟得上马云的想法。他自己也承认:“我的想法比一般人跳跃。”“我讲的时候可能会东窜来西窜去,我自己的条理不是很清晰,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跳跃式思维。”他被大家公认为“天马行空”,这也是思维跳跃的一种反映。
     马云认为非逻辑的跳跃性思维有利于创新。他的理由是:“因为未来往往没有逻辑可以推测,未来有逻辑可以推测,那你一定是不会成功的。未来谁也不能用罗盘测,算命的基本不靠谱。”
     同时,马云还认为,正是这种思维帮助他实现了外行领导内行。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外行,更容易摆脱条条框框束缚,思想更活跃,思路更开阔,更注重技术成果的体验效果,而不像专家那样关注技术开发过程。因此他说:“从某些方面来说,外行领导内行是有先天优势的。”阿里巴巴就是马云将劣势转变为优势的杰作。
     人的思维分成两大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人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如理工科学霸,工程师,自然科学家等,但其中一些人可能缺乏变通能力,凡事过于较真,被称为“一根筋”。有的人具有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如作家、诗人、艺术家,但其中很多人做事章法凌乱,甚至在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或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某一边过于发达的人,可能都不适合当领导。
     马云是学文科的,逻辑思维不强,但也不差。很多人知道他前两次高考时数学都考得很差,分别只有1分和19分,以为他的逻辑思维极差,其实这是误解。那两次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二的时候,马云的一个同学被欺负了,他就“伸张正义”去跟人打了一架,学校政教处知道后进行通报批评。于是他只好转学,直接进了高考复习班,没有机会完整地学习高二数学,所以高考时面对数学题一筹莫展。第三次高考时,他全凭自学,数学考到了89分,也算过得去。
     马云具有超常的想象力,善于讲故事和描绘未来图景,还自认为有一些艺术气质。他的形象思维能力似乎比逻辑思维能力更胜一筹。
     现实中,比马云更能想象者和更擅长逻辑推理者大有人在。但马云的跳跃性思维,既不遵从严密的逻辑,也不是不着边际胡思乱想。他既大胆想象又小心求证,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发挥得恰到好处,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这种思维优势,常见于杰出的开创型领导者。■


作者系领导力培训师
栏目主编 韦敏
 

   顶(584)  踩(575)   查看次数:(1092)   
 
    更多>>>
  本刊特稿
·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企业成长与变革(2024-2...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建设路径(2024-2)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现状与趋势(2024-2)...
·境外合规管理三个“深刻理解”(2024-2)
·合规与其他管理体系协同机制研究(2024-2)...
·构建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机制(2024-2)
 
 
    更多>>>
  管理论坛
·直播行业固化倒计时(2024-1)
·合规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2024-1)
·从华为的企业生死观说起(2024-1)
·向孔子学识人用人(2023-12)
·健全破产制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2023-12...
·高质量发展学悟践(2023-12)
 
 
 
    更多>>>
  管理批判
·你为“知识付费”买单了吗?(2023-10)
·老干妈“老”了吗?(2023-10)
·警惕管理者错配(2023-9)
·“凉白开”的重重危机(2023-9)
·野性消费退潮爆红品牌如何长红?(2023-2)...
·“迪王”加冕之路的内忧外患 ——基于供应...
 
 
    更多>>>
  案例·实务
·一场业绩倍增的顾问式营销大戏(2024-1)
·兖矿能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024-1)
·太极绵药“五位一体”企业文化(2024-1)
·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 ——五粮液全生命周...
·华熙生物四轮驱动多元化发展(2023-12)
·华发集团四维度深化“党业融合”(2023-12...
 
 
 
    更多>>>
  盈利模式
·周庄:打造“中国第一水乡”(2020-07)
·盈利原理 ——透视商业的本质(2014-04)
·探索制造业服务化之路(2014-04)
·黄太吉煎饼的盈利逻辑(2014-04)
·用现金流模式检测盈利模式的“质量”(2014...
·新东方盈利模式的先天性缺陷(2014-03)
 
 
    更多>>>
  封面文章
·扛牢能源保供责任 打造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
·“旧我”到“新我”,河钢颠覆式商业模式变...
·“茅台管理” 塑造世界一流品牌(2023-10)...
·“五满”治企理念推动百年徐矿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
·中国同辐: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
 
 
 
    更多>>>
  管理创新
·“三新”破解民航企业减碳困局(2024-1)
·智慧能源助力海尔绿色升级(2024-1)
·绿电魔方:电力服务模式创新(2024-1)
·西门子全价值链碳中和战略(2024-1)
·河钢“两性五化”绿色转型实践(2023-12)
·构建知识产权多层次网格化管理体系(2023-1...
 
 
    更多>>>
  方法
·好机制成就优秀营销团队(2024-2)
·大运营管理评价(2024-2)
·为国企装上OKR之翼(2024-1)
·三大转变让选人精度倍增(2024-1)
·企业转型四步走(2024-1)
·IPD应用四层次(2023-12)
 
 
 
    更多>>>
  企业信息化
·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与系统落地(2024-1)
·国企人力资源数字化全景图(2024-1)
·AIGC能为品牌营销做什么?(2024-1)
·人工智能,谁主沉浮?(2024-1)
·大模型为什么不能自主决策?(2024-1)
·智慧学习平台赋能企业培训(2023-12)
 
 
    更多>>>
  理论·前沿
·中国海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
·集团管控:集权有度 分权有道(2023-12)
·海外员工“三导”工作研究(2023-12)
·对外服务型企业“走出去”路径探索(2023-1...
·中国式ESG:从高配到标配(2023-11)
·优化ESG绩效,拓展绿色融资渠道(2023-1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企联合网 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工商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经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青网 中国日报 中经网 《经济管理》杂志
 
加入理事会 | 市场活动 | 刊登广告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投稿邮箱 :qyglzz@263.net.cn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cecm.net
京ICP备1200812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979号